腹瀉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,許多家長容易陷入焦慮,急于使用“止瀉藥”或“抗生素”,這種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。實際上,兒童腹瀉多數由病毒感染(如輪狀病毒、諾如病毒)引起,也可能是細菌感染、食物過敏或喂養不當導致。合理用藥是緩解腹瀉的關鍵。本文旨在幫助家長了解兒童腹瀉常用藥物,避免常見的誤區。
兒童腹瀉的西醫治療主要是預防和糾正脫水,維持水電解質平衡,控制感染,解除腸道的異常狀態,主要包括飲食療法、補液和藥物治療等。其中常用藥物如下:
1.補液:口服補液:目前推薦低滲口服補液鹽。靜脈補液:適用于重度脫水或不能耐受口服補液的中度脫水者。該情況需經過醫生評估后方可用藥。
2.鋅劑:補鋅有助于急性和慢性腹瀉患兒的臨床預后,減少疾病復發,急性、慢性腹瀉都推薦使用。
3.微生態制劑:多種益生菌在腹瀉患兒中應用,普遍認為益生菌可縮短腹瀉病程。常見益生菌制劑:布拉氏酵母菌散、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、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、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、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、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、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等。
4.蒙脫石散:適用于急性及遷延性腹瀉,可減少腹瀉的次數和量。
5.抗微生物藥物:兒童腹瀉病的主要病原體是病毒,多為自限性,且尚無針對胃腸道感染的病毒藥物,不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。只有在醫生診斷為細菌引起感染性腹瀉時,方可使用抗菌藥物,且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切勿自行給患兒服用抗菌藥物,導致細菌耐藥。
溫馨提示,如需要同時服用抗菌藥物、蒙脫石散和益生菌這3類藥物,建議先抗菌藥物,再蒙脫石散,最后益生菌,每種藥物服藥間隔為1-2小時。
最后,出現腹瀉應及時就醫,其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、接種疫苗是減少兒童腹瀉的重要措施。孩子的健康無小事,愿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,遠離腹瀉的困擾!
(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趙汝霞)